作者:〔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范薇 绘
分类:诗歌及赏析
字数:31162字
ISBM:9787550299375
价格:¥12.6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05
提供方:磨铁数盟
提供方简介: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数字出版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磨铁”二字含义在于“以铁磨铁,磨出刃来”,以展示“与文化死磕”的经营理念。
图书简介:《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的意思,它由103首诗歌组成,是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他50岁那年从自己的三本诗集——《柰维德雅》、《克雅》、《吉檀迦利》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各报纸杂志上的诗歌里面精选而出的。泰戈尔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传统宗教相融合,潜心汲取印度各种教义中的积极因意,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诗人的宗教”,这种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在《吉檀迦利》中。本书作为泛神论代表作,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的狂欢,寄予了诗人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伊沙,老G的翻译使读者从诗行间,感受到诗人生命激情,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读者走向诗人构筑的激情与爱的世界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诗歌。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曾写下大量短中长篇小说、散文著作,创作了1500多幅画。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其重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等;短篇小说集《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等;长篇小说《沉船》(1906)、《戈拉》(1910)等;剧作《顽固堡垒》(1911)、《人红夹竹桃》(1926)等;散文集《死亡的贸易》(1881)、《在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语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当被译成英文之后,则风靡整个世界。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代表作品《猫》《我们是少年》等。伊沙,诗人、作家、翻译家。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出版著、译、编60余部作品。曾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中文诗歌奖金以及中国国内数十项诗歌奖项。曾应邀出席瑞典第16届奈舍国际诗歌节、荷兰第38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英国第20届奥尔德堡国际诗歌节、马其顿第50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中国第二、三、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二届澳门文学节等国际交流活动。老G,原名葛明霞,翻译家。1966年生于河南,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交通部门从事行政工作至今。1994年与丈夫伊沙合作,将布考斯基的诗首译成中文。出版译著多种,另有诗文集《我们家》(合著)。范薇,北京人。自由插画师,绘本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居温哥华。出版有绘本作品《碗孩子和小鸡为什么过马路》。认为插画创作就是用画笔和想象力去导演一出舞台剧,被誉为插画界的“心灵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