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增辉
分类:文学理论与批评
字数:490646字
ISBM:9787101142297
价格:¥76.80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9-12
提供方:中华书局
提供方简介: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
图书简介:自王安石熙宁变法之后,党争日趋激烈,政治几经反复,大批官员在此过程中被贬出朝廷,甚至远贬穷荒,贬谪成为北宋中后期的政治常态。政治地位的沉落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化心态,并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表现。在贬谪压力下,士大夫逃避现实,避免与专制力量直接对抗,并多以佛禅消解苦痛,这种心态使得求“平淡”、尚“法度”成为北宋中后期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诗人群体总体上呈现出由崇苏到学黄的转化,最终形成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深刻改变了北宋中后期的文学面貌。这一切乃是宋初以来的政治文化复杂变动的结果,而贬谪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乃至决定性的因素。吴增辉,男,河北石家庄人,1970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中国文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过两项国家项目及多项省厅级课题。出版的著作有《永恒与虚无——李白的超追求与人生悲剧》(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学术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